由于所含營養物質的限制,單一的飼料原料無法滿足實驗動物的營養需求,所以應選取不同的飼料原料,按各種實驗動物不同生理階段的營養需求及每種原料的營養素含量科學配比,使其所提供的各種營養素均符合實驗動物飼料標準,再根據規范的生產流程制備的飼料被稱為(全價)配合飼料。
不同類型原料配制的實驗動物飼料
(1)谷物飼料:原料來自農作物或農作物的副產品(植物性和動物性原料),是實驗動物常規飼養中的基礎飼料。
(2)純化飼料:原料經精煉后配制的飼料,例如使用酪蛋白作為蛋白質來源、糖或淀粉作為碳水化合物來源、纖維素作為粗纖維來源,再混合高純度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必須微量元素。純化飼料通常只用于誘導實驗動物疾病模型。
(3)化學定義飼料:采用高純度氨基酸、單糖或雙糖、脂肪酸或甘油三酯、試劑級礦物質和維生素作為原料,只適用于特殊營養素限定的實驗使用。但由于生產成本極高,使用受到較大限制。
飼料配方的設計
飼料配方是根據實驗動物不同生理階段的營養需求,飼料原料的來源、價格以及特殊實驗目的等條件科學地制定各種原料的配合比例。
設計飼料配方所需資料
(1)實驗動物飼料的營養標準,可參考國內或國際權威機構發布的配合飼料標準。
(2)生產企業應依據飼料管理部門規定的飼料成分分析值對所有購入的原料進行營養物質含量監測分析。
(3)用于疾病模型誘導或特殊實驗目的的配方設計應優先參考相關文獻中的飼料配方。
設計飼料配方的原則
(1)常規喂養飼料不應添加任何抗生素及藥物,以確保實驗數據的穩定性。
(2)飼料配方設計不僅要考慮實驗動物的基本營養需求,還應考慮原料的品質、適口性等因素。
(3)采購原料時應盡量選擇國內高品質的原料品種,并注意原料的采購成本。
飼料配方的計算方法
飼料配方計算技術是近代應用數學和動物營養學及飼料科學相結合的產物。它是實現飼料合理搭配,獲得高效益、低成本飼料配方的根本手段。常規的計算方法以適于手工計算的試差法為主。近年來在有條件的生產企業,采用解線性規劃問題的方法,已經取得成功并正在推廣普及。
無論使用何種方法來設計飼料配方,飼料原料的配比只是以原料成分為基礎的理論數據,還必須經過實驗室檢測和飼養實驗來驗證。對于經過驗證的實驗動物飼料配方,應保持長期穩定。